文法系08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增补)

发布时间:2007-11-12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韦杨建  摄影:  来自:文法系    责任编辑:


文法系08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增补)

法学参考题目

法理学:

1、和谐社会的法治解读

2、以人为本的法治解读

3、论司法腐败与司法监督

4、论违宪审查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5、公用企业垄断问题的法律规制

6、论程序正义

7、浅论个人破产制度

8、隐私权与知情权法理思考

9、第四权力--新闻媒体的权力行使思考

10、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11、论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

12、论法律全球化

13、论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

14、论实现社会公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

15、论政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责任承担者

16、论建设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的权利(权力)关系

17、论公共利益的界限

18、论公民受教育权

19、论村民自治权

20、消极自由的法律价值

21、论英国经验主义人权观

22、论法治社会应当具有的基本公正

海商法&国际经济法: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下的货物交付

电子提单法律问题分析

论船舶优先权的行使

论租船提单中并入条款的法律效力

QFII法律制度研究

预约定价的法律分析

美国对华反倾销中替代国制度研究

绿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研究

海上人身伤亡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WTO争端解决机制法律问题研究

论船舶所有权变动与第三人利益保护

论提单仲裁条款、管辖权条款的效力

BOT特许协议法律问题研究

浅谈反倾销法中的公共利益条款

跨国电子商务与税收管辖权法律问题研究

无单放货法律问题分析

知识产权法:

1、试论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2、论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特征

3、论专利法中的先用权

4、论专利权穷竭原则

5、论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

6、试论知识产权中的平行进口问题

7、论网络域名的抢注与保护

8、论认定驰名商标的条件

9、论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10、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

11、商标侵权中反向假冒的研究

12、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13、论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关系

14、著作权和商标权的权利竞合问题研究

15、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额计算方法研究

环境资源法:

1、环境权研究

2、论环境法的公众参与

3、论环境法律关系

4、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探讨

5、环境法无过错原则探讨

6、环境公益诉讼探讨

7、中国环境税立法问题的思考

8、生物技术安全性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9、论排污权交易制度

10、遗传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利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

11、论农村土地使用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12、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3、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14、论生态法的理论基础

15、我国循环经济立法问题探讨

16、人类环境问题对现代国际法的影响

刑法学:

1、 刑法的解释 (结合罪刑法定原则或宪法性约束,司法权及立法权的界线划分)

2、 罪刑法定原则

3、 刑法的空间效力(国际司法协助、引渡问题)

4、 犯罪构成体系的特征及比较

5、 行为概念、因果关系判断标准

6、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7、 单位犯罪问题

8、 罪过心理载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构成及区别

9、 正当防卫制度

10、 紧急避险制度

11、 共同犯罪

12、 量刑及行刑制度的发展

13、 走私罪

14、 洗钱罪

15、 金融诈骗罪

16、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

17、 恐怖组织犯罪

18、 职务犯罪

刑事诉讼:

1、 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裁判

2、 论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

3、 刑事裁判的既判力研究

4、 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研究

5、 论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辩护

6、 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研究

7、 刑事诉讼主体基本问题研究

8、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性制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9、 刑事立案程序研究

10、 刑事诉讼控审分离原则研究

11、 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12、 审前羁押研究

13、 论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

14、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研究

15、 论刑事强制措施与公民权利保障

16、 我国刑事侦查模式之重构

17、 论存疑不起诉

18、 侦查监督问题探究

19、 试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及其完善

20、 论审前羁押的司法审查

21、 口供问题研究

22、 论刑事再审程序

23、 侦查主体论

2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浅议

25、 逮捕制度研究

26、 完善我国刑事不起诉制度的法律思考

27、 论刑事上诉审程序

28、 单位犯罪诉讼程序基本问题研究

29、 取保候审制度研究

30、 论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权

31、 自诉制度研究

32、 试论我国刑事鉴定启动制度的完善

33、 中国未成年人保释制度的构建

中国法制史:

1 中国古代神权法思想论略

2 论西周的宗法制度

3 论秦朝法制的得失

4 论春秋决狱

5 儒家法律思想评述

6 论汉朝的刑法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7 试论《开皇律》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历史地位

8 论"十恶"

9 论中华法系的特征

10 论明清的文字狱

11 清末修律与礼法之争

12 中国古代会审制度的发展

13 论中国古代惩治贪官的法律规定

14 论太平天国法制

15 论明代法制中的“重典治国”精神

16 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中国当代检察制度之异同

17 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与近代公务员制度之异同

18 论孙中山法律思想中的“中西合璧”特征

19 论中国历史上的刑罚株连制度

20 论“马锡五审判方式”

外国法制史:

1 西方自然法思想源流论

2 近代西方法制思想研究

3 英美陪审制度研究

4 罗马法的借鉴意义

5 论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6 美国司法审查权的理论和实践

7 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与特点

8 论教会法对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的积极影响

9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形成和区别

10 论1804年法国民法典

美高梅mgm1888网站参考题目

古代文学:

1、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刍议

2、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3、中国古代神话的美学意义

4、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5、论《诗经》中政治讽谕诗所表现的忧患意识

6、论《诗经》的婚恋诗

7、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8、论《诗经》的讽刺艺术试论

9、《诗经》大小雅怨刺诗之异同

10、孔子与《诗经》

11、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12、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13、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14、《左传》与《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5、《战国策》的寓言艺术

16、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17、《孟子》与《庄子》寓言异同论

18、从《孟子》看孟子的人格魅力

19、《庄子》的神话意象

20、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的比较

21、《史记》人物塑造论

22、汉乐府叙事诗研究

23、汉乐府与《诗经》中弃妇形象比较

24、汉乐府中女性题材作品研究

25、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26、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27、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28、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特色)

29、三曹诗歌比较

30、论“正始诗风”与“建安风骨”的关系

31、嵇康与阮籍诗歌风格比较

32、南朝乐府特色及其成因

33、陆机诗论与创作的关系

34、《玉台新咏》所选宫体诗研究

35、从《世说新语》看西晋文人的心态

36、论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

37、论唐人的咏马诗

38、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分写山水、田园)

39、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某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

40、李白诗与酒的关系

41、论李白的古题乐府

42、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43、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多义性

44、唐宋咏物诗之比较(也可着眼于一个朝代,或者某一主题)

45、论柳宗文散文风格的发展变化过程

46、论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演变过程

47、论李贺与李白诗歌想象艺术的异同

48、论中晚唐咏史诗的艺术

49、论唐传奇中的爱情小说

50、论唐传奇中的佛道思想

51、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

52、花间词与宋词的雅化

53、论柳永词语言的俗与雅

54、苏轼词与北宋词坛的本色之争

55、论苏轼的婉约词

56、论苏轼的豪放词

57、二晏词主题比较研究

58、论宋人的爱情词

59、陆游与李白比较谈

60、陆游与杜甫比较谈

61、论易安词中的女性形象

62、关汉卿的杂剧创作研究(可侧重内容或者艺术特色)

63、关汉卿杂剧女性形象研究

64、论马致远的散曲创作

65、论西厢故事的流变及其文化意义

66、《西厢记》、《牡丹亭》之比较(可比较人物形象塑造或者主题的区别)

67、论古代长篇小说的神话结构

68、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或诸葛亮、刘备、关羽形象)

69、论《水浒》的人物描写(亦可选择某一个人物,如论武松,论宋江,论李逵等)

70、《水浒传》中对女性形象与女性价值的曲解

71、试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72、《西游记》主旨探讨

73、《西游记》对儒佛道三教的反讽

74、孙悟空形象的道德审美意蕴

75、《西游记》中的神魔世界的现实意义

76、论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

77、潘金莲的悲剧

78、试谈《三言》、《二拍》的时代特色

79、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80、《儒林外史》与中国科举制度

81、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82、论《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形象的艺术特色

83、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84、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85、《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比较谈

86、从钗黛诗词作品看其性格的异同

87、论《红楼梦》的艺术结构

88、论《红楼梦》的人物(可选其一,或者多个进行比较)

89、金陵十二钗命运探究

90、《红楼梦》副十二钗人物推论

91、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价值与缺陷

92、刘姥姥形象及其艺术作用论

93、《红楼梦》男性群像论

94、简论《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和发展

95、论纳兰性德词独特的艺术成就

96、论黄遵宪的“新派诗”

97、晚清谴责小说研究

98、论近代文学观的演变

99、论古代文言小说的发展

100、论古代小说观的变化

现代汉语部分: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用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多义与歧义
6.新兴词缀、新兴句式搭配研究
7.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时下新词描写

13、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变异
(提示: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运用往往不合一般语法,这些超出常规现象有些是积极的修辞现象——变异,有些是消极的语病——不规范,如何确立和运用区分变异和语病的标准?请搜集具体语言材料加以分析论述)
14、人民日报(或其他报刊)中的语言失误分析
(提示:搜集报中字、语、句等语言失误现象并进行分析,也可就其他某一较有影响的报刊搜集材料进行分析)

15、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某一方面)

16、普通话语言研究

17、诗歌语言特点研究

18、句式(或句型)研究(如复句、疑问句、否定句等)

19、影视剧(历史剧)台词字幕错误分析
20、新闻标题格律研究

21、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

22、现代汉语词汇研究(选择某类词)

23、茅盾《子夜》的修辞特色

24、相声与戏剧语言比较

25、巴金锤炼词句举要

26、版面语言与受众心理

27、离合词的使用条件探究

古代汉语:
1.论汉字的性质
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许慎六书说论评
4.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11.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12.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13.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14.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15.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16.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17.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18.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19.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
20.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2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22.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23.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24.形声字起源试论
25.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26.《说文》省声研究
27.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28.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29.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30.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31.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32.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33.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34.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35.主谓间“之”字探源
3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3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38、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综述
39、《论语》句法研究
40、《孟子》中的“之”字
41、《孟子》中的“其”字
42、《左传》被动句研究
43、先秦“是”的用法及其发展
44、《韩非子》中的被动句
45、先秦双宾语句的类型
46、“被”字的词义演变
47、从《韩非子》看先秦的副词
48、从《庄子》看先秦的宾语前置句
49、《苟子》副词研究
50、先秦修辞方式研究
51、《战国策》中的“是”字
52、《国语》中的判断句
53、《国语》中的被动句
54、试论词义的演变类型
55、词义引申的原则和方法
56、试论汉字形体演变对字形结构分析的影响
57、古今修辞方式的比较
58、“说文解字”与汉字规范
60、古人用字现象分析(通假、古今、异体、通用字) (可以某一古籍为例)
61、古典文献简体转繁体的注意事项
62、汉字简化的历程
63、成语语义演变析(案例分析,如“水落石出”)
64、词语羡余现象研究
65、词语考证(如复音词)
66、“远上寒山石径斜”之“斜”应该读什么音?(“叶音”与语音演变)
67、在语音规范中旧读音应如何处理?
68、判断句研究综述
69、以“X”为例谈实词虚化的规律(如:被、将)
70、元杂剧“得”字补语研究
71、近代汉语双音虚词结构分析(介词、连词)
72、用典与诗词赏析
73、元杂剧的修辞特色(比喻、引用、夸张、对偶)

74、古汉语“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

75、古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

76、古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

77、古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

78、古汉字形义释与文献阅读

79、简论古汉语词汇的性质

80、古今义异词概析

81、“唯十宾十之(是)十动”式析

82、《孟子》文章的论辩技巧
83、汉乐府民歌的讽谕特征
84、《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
85、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语言学概论:

1.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
2.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
3.汉语词义的演变
4.××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
5.××话一般词汇的消长
6.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
7.试论词义的模糊性
8.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
9.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10.××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11.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

12、网络语言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

13、方言研究(某一方面或某一方言问题)

14、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

15、汉字和汉文化

16、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

17、部件研究

18、如何整理异体字

19、“修辞与语境”浅谈

20、“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

21、谈成语的活用

22、谈比喻

23.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24.代词的语用研究
2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2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27.句型的语用研究
28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9.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30、对立原则和某些方言的音位

31、互补原则和某些方言的音位

32、说汉语的音节

33、说同音词

34、说同义词

35、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36、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37、虚词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38、论汉语中的借词

39、 x x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

40、新词语与社会发展

41、新词语的产生途径

42、新词语的内部构造

43、新词语的修辞方式

44、话语含义和语用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

45、英汉修辞方式的比较研究

46、网络语言的走势和汉语的规范化

47、论法律语言(可就某一方面具体的来谈,比如:讯问语言的技巧,法庭论辩语言的特色,法律语言和一般语言在运用上有什么异同,法律语言经常使用的句式研究等等)

48、当前流行语及其流行因素探讨

49、校园流行语研究

50、运用一种语言研究学派(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等)的观点、方法探讨现代汉语中语音、词汇、语义、语法方面的某一现象)

51、歧义与交际效果

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4.论现代小说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10.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11.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12.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13.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14.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15.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16.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17.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18.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19.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20.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
21.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
22.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
23.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
24.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25.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26.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27.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
28.意识流写法的魅力
29.文学创作情感论
30.论张洁小说的艺术

31、写作的模仿与创造
32、论写作模式
33、论写作灵感
34、论写作想象
35、论张抗抗小说的艺术特点
36、论文章的开头艺术
37、报告文学的艺术想象与虚构的区别
38、通讯与报告文学的异同
39、散文的纪实性与虚构问题
40、黄宗英报告文学研究
41、莫言小说的艺术特色
42、试论短篇小说的艺术特征
43、分析高晓声或王安忆的短篇小说
44、浅谈近几年来报告文学的艺术进步
45、评《芙蓉镇》
46、论诗歌的意象
47、论小说的抒情趋向
48、论童话的假定性和逻辑性
49、论儿歌的艺术特色
50、论短篇小说结构技巧
51、谈莫泊桑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52、论唐传奇与中国短篇小说的关系
53、试论微型小说的艺术特征
54、试论小说的叙事艺术
55、试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56、论散文的“散”
57、童话的意境
58、论写作的自我意识
59、谈文章的结尾艺术
60、略论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
61、论诗歌的音乐美感
62、散文的真实性刍议
63、论利用转折关头写人的技巧
64、鲁迅小说《药》的剪裁艺术
65、论文章标题的艺术魅力
66、小说的时空艺术
67、论小说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部分 :
1.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2.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
3.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
4.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
5.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6.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7.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
8.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9.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10.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
11.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
12.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
13.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
14.论阅读题型的设计
15.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
16.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
17.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
18.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
19.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
20.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
21.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
22.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
23.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
24.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25、语文教材、教参文言文注释评析(商榷)
26、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的“通假字”辨析
27、方言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28、某某地方人怎样学习普通话
  (提示:主要从语音的声、韵、调方面揭示某某地方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并提出辩正方音的有效方法)
29、试论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提示:一般语文教学存在重写作能力轻口语能力培养的倾向,如何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状况,做过哪些尝试,效果及规律)
30、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分析
(提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重文学轻语言倾向,语言分析往往孤立进行,如何综合内容及篇章进行语言分析,分析要领及原则是什么?试以具体的课文分析为例,展开具体论述)
31、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32、谈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全面培养
33、谈语文教学中的讲与练
34、“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谈语文教学中读和写的关系
35、阅读教学的整体观
36、导读刍议
37、阅读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8、说明文教学的探索
39、中学文言文教学琐议
40、朗读教学漫谈
41、作文讲评之例
42、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3、语文课词语教学谈
44、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45、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向建构
46、阅读教学的课型结构设计
47、课外阅读与学生成长
48、语文教学艺术与课堂教学效果

49、对中学作文教学方法的一些探讨

50、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51、试谈网络下的写作

52、观察、思考、表达——试论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培养

亚非文学史:

《圣经》中的上帝形象

《莎恭达罗》的主人公形象

《源氏物语》的思想意义

《一千零一夜》的思想内容

《一千零一夜》的民间艺术特色

《春香传》的思想内容与主人公形象

《我是猫》的讽刺艺术

川端康成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川端康成《雪国》思想艺术特点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思想艺术特点

泰戈尔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

普列姆昌德《可番布》的思想艺术

普列姆昌德《戈丹》的思想意义

普列姆昌德《戈丹》主人公何利形象

欧美文学史:

希腊神话的思想艺术特色

荷马史诗的英雄形象与英雄主义主题

《神曲》文化与知识问题的二重性

《神曲》的大自然描绘

哈姆莱特形象

《威尼斯商人》的结构特点

伪善性格的集大成者(达尔丢夫形象谈)

《吝啬鬼》主人公性格谈

歌德《浮士德》对18世纪德国现实的反映

《巴黎圣母院》中的“大自然”

赋予人物以极端欲念——巴尔扎克人物性格塑造艺术谈

《红与黑》的心理描写特征

于连——英雄还是野心家

“心灵的辩证法”——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艺术

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心理描写特征

雨果创作的人道主义主题综述

《人间喜剧》对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反映

一个野心家的成长——拉斯蒂涅形象谈

平面与极端——雨果人物性格特征谈

《新爱洛伊丝》热爱大自然问题

《罪与罚》对“超人”思想的批判

陀思妥也夫斯基作品的宗教倾向

欧洲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作——《堂吉诃德》的流浪汉小说结构与严肃主题

《约翰·克里斯朵夫》主人公形象分析

劳伦斯长篇小说的思想主题

《静静的顿河》的史诗性质

高尔基《母亲》的文学史地位

《母亲》中母亲形象

《母亲》中巴威尔形象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形象谈

《玩偶之家》娜拉形象谈

比较文学: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特性比较

希腊戏剧的早生与中国戏曲的晚熟

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五四”文学

哈姆莱特与于连形象比较

《红与黑》于连、《高老头》拉斯蒂涅、《罪与罚》拉斯柯尔尼柯夫形象比

英国文学中的堂吉诃德

娜拉与安娜形象比较

娜拉与中国“五四”文学女性形象比较

巴比塞《火线》与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比较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与海明威反战长篇比较

伏脱冷形象与靡非斯特形象比较

俄国文学“多余人”形象与中国现代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比较

朝鲜《春香传》与中国《西厢记》比较

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狂人日记》比较

俄国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与中国曹禺《雷雨》比较

左拉创作与茅盾创作中的自然主义比较

文学理论:

1、唐代笔记小说中的亲属称谓语研究

2、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理论述论

3、明代《水浒传》传播初探

4、《文艺复兴》研究

5、女性文学史的书写立场及策略

6、论《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7、“80后”文学现象研究

8、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化追求

9、袁枚“性灵”美学思想研究

10、20世纪小说叙事时间与生命体验

11、薛家将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解读

12、卡彭铁尔小说时间的“返源旅行”

13、从中国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

14、从鲁迅作品对儿童形象的塑造中看其教育观

15、抗战文学中的重庆主题

16、五四新文学缘起的政治文化再考

17、重写文学史的理论与实践

18、现实主义的困惑与探索

19、在文学与政策之间

20、《左传》故事“经典化”探研

21、从西方科幻小说看中国同类作品的困境与发展

22、“五四”小说的叙事研究

23、论埃德加·A·坡惊悚短篇小说中恐怖元素的构成

24、先秦逸诗研究

25、《傲慢与偏见》中会话的话语分析

26、从功能对等角度对《英国病人》中译本的风格分析

27、金庸笔下黄蓉形象的文化解读

28、对小说《警察与赞美诗》的系统功能文体分析

29、宝黛钗爱情结局及其命运遭际之我见

30、论荆轲—一个经典形象的形成

中国现当代文学:

1. 周作人对“五四”文学革命的贡献

2. “五四”文学革命初期白话诗的特征

3. 论郭沫若后来对《女神》的修改

4. 论汪静之的爱情诗

5. 徐志摩诗歌中的“性灵”

6. 论李金发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

7. 闻一多与郭沫若诗歌的比较

8. 闻一多的诗论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9. 对鲁迅小说批判国民性主题的再认识

10. 鲁迅小说与中国知识分子

11. 鲁迅《故事新编》“油滑”小议

12. 鲁迅《野草》的象征主义

13. 鲁迅前后期杂文创作之比较

14. 论二十年代“乡土小说”及其发展

15. 冰心与庐隐之比较

16. 叶绍钧与张天翼讽刺小说的比较

17. 佛教与许地山

18. 论废名的抒情小说

19. “自我抒情小说”的特色与发展

20. 丁西林的喜剧与西方喜剧

21. 重评“自由人”“第三种人”

22. 丁玲的“女性”题材小说的特点及其变化

23. 评“社会剖析小说”

24. 老舍小说对市民世界的表现与批判

25. 老舍与中国传统文化

26. 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

27. 沈从文的讽刺小说

28. 新感觉派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29. 论巴金封建家族系列小说

30. 论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变化

31. 论李吉力 人的《死水微澜》

32. 评何其芳的《画梦录》

33. 戴望舒与西方现代派诗歌

34. 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色

35. 重评曹禺的《原野》

36. 曹禺剧作的结构特色

37. 曹禺剧作的语言艺术

38. 论《雷雨》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39. 艾青诗歌论

40. 艾青“诗论”的贡献

41. 论穆旦(或郑敏)新诗的现代化特征

42. 穆旦和郑敏新诗比较论

43. 解放区文学之我见

44. 赵树理和孙犁小说创作之比较

45. 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

46. 方鸿渐论

47. 张爱玲小说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学

48. 张爱玲小说创作与现代主义

49. 徐讠于《风萧萧》的艺术特色

50. 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研究

51. 茅盾小说的性心理描写

52. 重评吴荪甫

53. 茅盾小说的结构艺术

54. 论寻根文学的审美特征

55. 论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性

56. 论新历史小说的创作特色

57. 市场经济大潮与九十年代文学

58. 试论政治对“文革”前“十七年”文学的影响

59. 论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

60. 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之比较

61. 论闻捷《天山牧歌》的抒情特色

62. 论建国头年大陆诗歌创作的局限

63. “朦胧诗”兴衰探源

64. 论朦胧诗对当代诗歌发展的贡献

65. 简论舒婷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66. 论顾城诗歌的创作特色

67. 舒婷李清照诗歌创作比较论

68. 舒婷北岛诗歌创作比较论

69. 论“新生代”诗歌的平民化倾向

70. 论高晓声的小说创作

71. 《创业史》《山乡巨变》比较谈

72. 论《曾国藩》

73. 论池莉的“烦恼三部曲”

74. 论《古船》

75. 白嘉轩论

76. 论《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

77. 王蒙意识流小说得失谈

78.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系列

79. 论余华的小说艺术

80. 汪曾祺沈从文小说创作比较谈

81. 论九十年代女性小说

82. 王安忆(铁凝陈染林白残雪等)小说创作论

83. 贾平凹农村题材小说创作论

84. 论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

85. 莫言小说创作的价值及其缺陷

86. 论《红高梁》

87. 王朔小说论

88. 论秦牧散文

89. 论刘白羽散文的浪漫主义特色

90. 论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创作之异同

91. 贾平凹散文论

92. 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93. 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

94. 也谈“小女人散文”

95. 杨朔“散文模式”再评价

96. 论话剧《狗儿爷涅槃》

97. 三毛的散文世界

98. 论余光中的诗文创作

99. 海峡两岸女性小说之比较

100.论台湾乡土小说

 Copyright©  美高梅·(MGM)1888-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新郑龙湖镇文昌路1号   邮编:451191  
招生咨询电话: 李老师 0371--62436366   郑老师 0371--62436225